教务处函〔2007〕93号
实验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。为了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,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,于11月8日对全校的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,检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实验教学管理与改革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、实验室开放等方面。本次检查,各学院思想重视,工作落实到位,措施有力,取得了明显的成效。现就检查情况通报如下:
一、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及成效
通过检查,各个学院在实验教学及管理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,并充分考虑了自身实验室的特点,学院主管领导认真负责,充分发挥实验教师、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,做到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能够规范整理、归类档案材料、合理安排实验教学。从反馈的总体情况看,我校实验教学运行基本正常,教学管理比较规范,实验教学环节基本落实。
近年来,由于学校重视,加大了对实验教学各环节的指导和投入,
各学院逐渐认识到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,实验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,实验室管理得到了加强。
1、各学院实验教学运行基本正常,课程实验教学计划合理,绝大多数学院能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实验课安排表,实验课开出率较高,
没有随意削减实验教学内容和课时的现象。教学效果较好,基本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。
2、实验课堂教学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。教师授课认真,师生互动情况良好,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较高,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。
3、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成果,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。各学院也都注意了收集和保存,而且大部分教师批改报告较为认真、及时。
4、各学院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,实验室管理做到了
规章制度上墙。有些学院还结合专业特点制订了针对性较强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细则。
5、各学院都比较重视实验室建档工作,各实验室档案管理也逐步趋于规范化。绝大多数实验室日志、实验室开放记录、仪器设备使用登记、物品借用记录等相关档案完备。
二、存在的问题
通过本次检查,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实验教学管理与改革:
1、个别实验教学安排不够合理,实验课安排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,
不按课表上课甚至缺课的现象;有些实验内容设计以及学生实验分组
情况不够合理、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。
2、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,备课不够认真,简化教学过程,授课水平有待提高,对学生实验报告批改不及时或批改不认真。
3、教师实验课上对学生疏于管理,缺乏课堂控制能力,加之学生自律性差,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,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情。例如计算机实验室存在学生课上上网聊天、游戏等现象。
(二)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:
1、实验室制度建设还多停留在共性上。结合专业特点、实验室的具体功能、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制订出相应的、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还很不够。
2、个别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够,投入工作精力不足,实验室档案管理混乱,相关记录登记不够规范和认真。
3、实验室重建设,轻利用的问题仍然存在。部分实验室利用情况较差,仪器设备利用率仍然偏低。同时,学院也对如何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缺乏思路。
4、学生和教师主动进入实验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,大部分实验室开放情况较差,亟待加强。
5、实验室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。许多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,甚至对本岗的职责以及实验室应承担教学任务都不是很清楚,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、保养、维护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。
三、近期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需要重点落实的工作
1、各学院根据检查组的反馈意见,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认
真整改。
2、继续巩固评估中取得得成果,规范实验教学日常管理,高质量的开设综合性、设计性实验,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3、加快实验室开放步伐,各学院创造条件,开拓思路,扩大实验室开放范围和学生受益面。
4、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。进一步梳理完善实验教学有关实施细则,重视对实验教学的听课检查和实验室常规检查,加大实验教学过程监控力度。
5、各学院以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管理,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。
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各教学单位、各实验课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,严格按照学校相关教学文件组织实验教学,切实规范实验教学过程;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管理,在教学安排和调度等工作环节上加强单位之间的协调,并强化学生管理,保证学生到课率和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,以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