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5日,武汉大学与塔里木大学《物理化学》教学团队携手开展“慕课西行”同步课堂活动。依托智慧树平台,两校师生跨越5000公里,通过云端技术实现国家级课程辐射与边疆教学特色的深度融合,为我校课程建设注入新活力。
国家级课程引领,云端破解理论难点
武汉大学物理化学国家一流课程团队成员刘欲文教授以“电解与极化作用”为专题,通过思政案例引入、公式推导,生动阐释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。我校吕喜风老师作为协同教学代表,引导学生展开讨论。课堂上,两地学子积极互动,课堂气氛活跃,展现了信息技术赋能下教育公平的新图景。
东西互补共建,兵团课程提档升级
课后,两校师生通过云端展开联合教研。我校教师表示:“慕课西行打破了地域限制,让我们直接对标一流课程建设标准。”同学们兴奋地表示:“能与名校师生同上一堂课,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,更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!”
数字丝路贯通,共育边疆创新人才
据悉,两校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,进一步探索“同步课堂+师资培训+虚拟教研室”三位一体的长效协作机制。
课堂尾声,武汉大学刘欲文教授的一首原创诗作在屏幕展开,将两校间的教育情谊与学科探索凝练成诗行:
樱雨邀驼铃,胡杨护书声。
绿洲连樱顶,丝路启新程。
这场以电化学为起点、以诗韵为纽带的课堂,正成为慕课西行浪潮中,东西部高校共赴教育山海的新起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