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,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。课程建设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,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的改革,师资队伍、教学条件、教材、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,课程建设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。因此,课程建设是关系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基础建设。为了深化教学改革,加强课程建设,根据《塔里木大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》,特制定本规划。
一、课程建设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
1、课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:
“十五”期间,学校非常重视课程建设工作,共投入60万元资金重点建设了25门课程,制定了《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若干规定》等相关文件,完善了课程建设评估体系。通过重点课程的建设,推动了教学内容、方法、手段的改革,起到了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。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优质的课件、录像、幻灯片、挂图等教学资源,而且利用率非常高,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。
2、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:
①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的改革不够深入,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。
②课程管理不够规范。主要表现在教学大纲执行不严,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不够完善。
③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,综合性、设计性实验项目不多。
④课件制作的水平有待提高。部分课件注重制作技术,忽视素材的选择。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、图、声、像有机地结合起来。
二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
1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
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: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,树立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,深化教学改革,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,处理好理论与实践、基础与应用、知识与能力、继承与创新的关系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2、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
①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,本着“加强基础、拓宽专业、优化结构、精简内容、扩大选修、突出个性、注重实践、形成特色”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。
②坚持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,把素质教育贯彻到课程教学过程当中。
③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,避免重复建设。
④坚持“重点建设,以点带面”的原则,通过重点课程建设,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。
⑤坚持“以评促建、评建结合、重在建设”的原则,建立健全课程评估体系,扩大课程评估范围,加大课程评估力度,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程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。
⑥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原则,逐步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,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。
三、课程建设目标
到2010年,遴选出5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。通过建设,使其在师资队伍、教学条件、教学改革,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达到优秀标准,成为我校示范课程。争取5-6门课程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。1-2门课程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。通过重点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,使我校课程建设取得长足发展。在课程管理方面,实现课程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,通过现代化的管理实现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网上评教。
四、课程建设保障措施
1、设立课程建设专项资金,“十一五”期间共投入150万资金用于课程建设。
2、启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程,实现课程信息的网上查询,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。
3、完善课程评估体系,对重点建设的课程进行跟踪监控,通过评估达到“以评促改、以评促建、以评促管、评建结合、重在建设”的目的。
4、启动精品课程建设计划,遴选10门课程进行精品建设,投入建设经费40-50万元。通过建设,在教学内容、方法、手段的改革上有较大突破。
5、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,增加课程教学改革的教育教学研究立项数量,通过“以教研促教改,以教改促教学”,加快课程建设步伐,确定15个左右的关于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。争取获得省级教学研究成果7-8项。实行国家级教学研究成果零的突破。
6、确定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建设小组,实现“一课多人,一人多课”,并逐步建立“双选机制”,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同时促进课程建设,提高课程教学质量。
7、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,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。增加多媒体教室的数量;及时维护和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,改善教学条件。
8、加强课程试题库建设,大力推进考教分离,完善课程考核环节,改进考核方式、方法,增加课程考核的科学性、实用性,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