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学院、各班级:
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,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研发能力,调动我校学生对仿真技术的学习兴趣,鼓励学生利用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、制造与创新能力,加强创新思维、理论创新、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。完善相关课程建设,助推仿真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多元化培养与发展,并为我校参加第三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储备、选拔人才,特举办塔里木大学第一届塔里木大学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校内选拔赛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组织方式
本次竞赛由教务处主办,化学化工学院承办;教务处负责对竞赛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,化学化工学院具体负责组织竞赛各阶段工作。
二、竞赛内容
(1)智能装备仿真赛道
本赛道竞赛内容主要包括仿真技术在数字工业、数字孪生、机器人、特种装备、智能硬件等方向的创新与应用。参赛者提交设计方案和答辩PPT阐述方案特色,也可补充视频材料,呈现仿真技术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性、实用性等。
(2)医学仿真应用赛道
本赛道竞赛内容主要包括仿真技术在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医学、护理学、医学技术、药学、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等方向的创新与应用。参赛者提交设计方案和答辩PPT阐述方案特色,也可补充视频材料,呈现仿真技术在医学应用的创新性、实用性。
(3)化工仿真创新应用赛道
本赛道竞赛内容主要包括仿真技术在化学工程、材料工程、环境工程、生物工程等方向的创新与应用。参赛者提交方案和答辩PPT阐述仿真技术应用的创新性、实现效果、方案特色等,也可补充视频材料进行答辩。
(4)仿真教学应用赛道
本赛道竞赛内容主要包括仿真技术在教学实验设计、数字资源建设、教学创新设计等方向的创新与应用。参赛者节选部分自己所授教学内容进行仿真应用教学设计,利用仿真技术制作出符合教学需求的课程资源,例如小程序、网络课程等,结合实际教学应用情况进行答辩,说明仿真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效果和作用。
(5)仿真创新设计赛道
本赛道竞赛内容主要包括仿真技术在电路、机械、创意设计、建筑、电气、微课制作、数字文创艺术设计等方向的创新设计与应用。参赛者提交设计方案和答辩PPT阐述仿真技术应用的创新性、实现效果、方案特色等,也可补充视频材料进行答辩。
(6)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
本赛道的竞赛内容主要是指利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数字化信息,开展面向科学原理、工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的数字建模或生产服务、制造等的智能决策。本赛道包含仿真技术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建模、云计算与算法创新、智能决策、智能社会治理等方向的创新与应用。参赛者提交作品材料和答辩PPT阐述仿真技术应用的创新性、应用效果等。
具体备赛内容可参考不同赛道的竞赛方案要求(附件1)。也可参考大赛微信公众号:仿真创新应用大赛,其中含有历年优秀作品。
三、竞赛规则
1.参赛对象
我校教职工、全日制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。
2.参赛方式
本次比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。
(1)学生参赛可根据每个赛道的具体要求,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,每个团队2—5人,指导教师1-2名。
(2)教师、医学工作者、研究人员、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,每个团队2—5人。
每位学生只允许参加一支代表队,鼓励跨学科学生组队参赛。
3.报名方式
网上报名,参赛人员将报名表(见附件2)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1311063603@qq.com,并进入微信群:
4.奖项设置
根据比赛报名队伍总数按一等奖5%、二等奖10%、三等奖15%确定获奖作品数量。同时对质量较好的作品推荐参加复赛(2024年9月下旬)。
5.参赛作品要求
参赛者在报名截止时间之前将完整的作品发至邮箱1311063603@qq.com。参赛作品主要为项目研究报告、作品视频和答辩汇报PPT。
(1)项目研究报告
PDF格式,文件大小在100M以内;必须至少包含以下内容:A.参赛作品的背景和目标(简要阐述仿真核心要素);B.参赛作品设计思路(说明仿真作品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);C.参赛作品的创新性与实用性;D.作品特色介绍等。模板详见附件3。
(2)作品视频
视频时长3-5分钟,MP4格式,大小200M以内;要求能够较完整地展现作品内容,全程有解说配音。
(3)答辩汇报PPT
设置为自动播放PPT,时间不超过7分钟,PPT汇报内容与作品研究报告一致。
将以上文件与作品信息表(详见附件3)打包成一个文件,以“赛道+组别+学院+作品名称+姓名”形式命名后,发至邮箱1311063603@qq.com。
四、赛程安排
1.报名时间:6月10日至6月28日。
2.校赛第一阶段(7月):各赛道初步选拔;作品提交时间:截止7月2日。
3.第一阶段评审答辩时间:7月上旬;
4.校赛第二阶段(9月):校内整体评选,推荐省赛作品;作品提交时间:截止9月25日。
5.第二阶段评审答辩时间:9月下旬。
五、联系方式
校级初赛联络微信群:
联系人:黄丽丽、侯进鹏
联系电话:19190120371、13303589693